【科技日报】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探索校企“共生”新模式-pg电子下载

当前位置: pg电子下载首页  媒体聚焦

【科技日报】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探索校企“共生”新模式

时间:2024-04-30来源:合工大智能院

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是隐匿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显著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仅能通过药物缓解病情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善。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雷联合有关医疗单位深入开展光生物治疗基础研究,研制出非侵入性光生物治疗仪原型样机,填补了我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光生物治疗仪器设备领域的空白。在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智能院”)科技成果培育和产业化项目的支持下,该成果即将开展临床试验。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日前,智能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安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智能院通过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共生”新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创业辅导助力走好成果落地“最初一公里”

合肥工业大学车辆自适应结构与智能系统实验室负责人白先旭教授,长期从事智能结构与系统方面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汽车应用研究。2023年,在智能院培育孵化下,白先旭团队创办了工大智骋(合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骋汽车”)。目前公司已完成600万元首轮股权融资。白先旭也因在“智能结构与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应用”领域中的贡献,成功当选为2023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

“在团队成果转化落地过程中,智能院上门进行创业辅导,帮助我们进行项目评估,凝练出产业化落地的主攻方向,并通过引入产业资源、构建商业模式、对接融资服务等,让团队创业的‘最初一公里’走得很顺畅。”白先旭说。

“学校老师的科研成果是否适合用来创业?什么模式才能让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张晓安说,这些都可看作是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

“过去,产学研合作往往是以科研人员自发、零散的横向科研项目为载体,合作双方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合同为纽带,合同完成了,合作也就告一段落,从而导致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的衔接缺少稳定性和长期性。”张晓安说。

为此,智能院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引导拥有成熟技术成果、稳定研发队伍和明晰科研计划的科研团队,与有接纳新技术能力和扩大生产需求的企业有效结合,按股份制合作模式共同创办企业,探索出校企“共生”式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合作新模式。

“这一模式是安徽省唯一被科技部纳入科技体制改革案例库的案例,成为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重要标杆模式。”张晓安说。

“管家式”服务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李润童是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二期间就在智能院培育的安徽合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了多个跨学科项目的科研实践。

在该公司无人化智能农业采摘项目中,他所在的团队运用多种技术将深度相机、协作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三者之间的通信传输串联,成功实现导航避障及采摘功能。

“在真刀真枪的科研实践中,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从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学术视角对我悉心指导,不仅锤炼了我运用跨学科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更开阔了我的眼界,开拓了我的思维。”李润童说。

“智能院培育的许多企业在创业之初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人才短缺、研发力量不足。”张晓安介绍,近年来,智能院先后获批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型研发机构科教融合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被认定为“安徽省创业研究院”“安徽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利用这些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智能院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共建了28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从高新技术企业遴选了40余名行业导师,开展“双导师制”研究生联合培养,培养出的4500余名研究生迅速成长为企业骨干。

为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智能院已构建起“平台支撑—科技支撑—人才支撑—金融支撑—市场支撑”五位一体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能够全程为企业提供“管家式”贴心服务。

此外,智能院通过组织企业参加科交会、成果路演、产业融合对接会等活动,帮助企业对接上下游产业链,打开更多对外展示窗口,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智能院已累计培育高科技企业172家,其中38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企业累计营收超55亿元;组建了46个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累计组织百余个科研团队为590余家规上企业提供pg电子下载的技术支持。





    原文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