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日报】合肥:勇当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
坐落在董铺水库之畔的合肥科学岛景色迷人。 记者 张大岗 摄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光源全景。记者 张大岗 摄
中科大先研院。 记者 张正朋 摄
华米科技研发的“黄山2号”全球首款智能穿戴领域创新的人工智能芯片。 记者 任敏 摄
合工大智能院机器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自主研发的四驱四转采摘机器人。 记者 任敏 摄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有限公司科技pg电子下载的产品展示。 记者 任敏 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亲临合肥,都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合肥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之合肥,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二十、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国家创新型城市十强,综合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7月27日,搭载“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由合肥国家实验室牵头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成功发射,目前已进入既定轨道,太阳能帆板已成功打开,即将开展在轨测试和星地联试工作。
“济南一号”的目标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基于微纳卫星和小型化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为构建低成本、实用化的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基础。位于合肥高新区的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负责“济南一号”地面应用系统、小型化地面站的研制、建设和运行。
“我们在小型化地面站的研制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副总裁、副总工程师唐世彪说,其重量由12吨左右降至100公斤以下,安装部署时间由数月降低至十几小时,可以根据需要快捷地部署在驻外机构、远洋海岛等场景。
不仅如此,据唐世彪介绍,小型地面站拥有约100kbit的单轨成码能力,可以对“济南一号”发射的量子密钥进行实时提取和成码,时效性比“墨子号”提升了2~3个数量级。
过去十年,科大国盾量子助力我国量子通信完成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全过程,是合肥坚持抓前沿布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个缩影。
十年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布局。全超导托卡马克、同步辐射光源、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性能不断提升,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加快推进,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先进光源等5个装置计划年内开工……目前全市已有、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12个,集聚度居全国领先水平。
十年来,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热核聚变、墨子传信、九章计算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前沿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技术领域取得一批重要突破。2012年以来,合肥累计9项成果入选科技部评选的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7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十年来,各类重要研究平台加快建设。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投入运营,多语种智能语音语言技术及国产化平台、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等进展顺利。目前在建及建成交叉研究平台达28个。
创新十年,一项项科技成果,一个个研究平台……让合肥人体会着经历艰辛之后的丰收喜悦,为合肥科技事业的生动实践写下精彩注解。
健全成果转化应用体系
科技创新的使命在于“从0到1”的原始突破,更在于“从1到n”的应用转化。然而,科技成果转化却是世界难题。
难干也得干!合肥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大企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32个,搭建起一座座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色桥梁”。
十年来,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清华合肥公共安全院……一个个产学研平台拔地而起,让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
“技术成果成功转化应用,也是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动力。”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江如海告诉记者,2018年,他带领技术团队积累了十余年的无人驾驶技术,却在转化时陷入困境。
关键时刻,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为其提供平台和资金,帮助中科智驰用1年多时间实现了从技术成果到量产盈利,其技术团队还获得了超过70%的股权激励。如今,这家“小而精”的科技企业正满怀信心,朝着成为国内无人驾驶领军企业的目标奋力前行。
大蜀山脚下,中科大先研院也在攻坚拔寨。“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近年来,我们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奋力推进国际一流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中科大先研院副院长刘辉灿说。截至目前,该院累计孵化中国科大和校友企业298家,培育高企90家,注册资本金超22.2亿元,瞪羚、雏鹰等高成长企业51家。
目光转向巢湖北岸,全国首个创新主题场馆——安徽创新馆也给出了合肥探索。这里,除了全方位展示安徽创新成就,还搭建起科技信息、资源、成果等交易的“网上商城”。高校院所有科研成果、企业有技术需求,通过场馆交易平台线上发布后,管理人员线下撮合,省市投资基金同步跟进。
“开馆3年来,安徽创新馆累计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活动220多场,发布科技成果近2000项,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金额近400亿元,服务企业超8000家次。”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林说。
十年来,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合肥还建立了全链条、闭环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如何发现成果?合肥组建4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对接高校院所,建立可转化科技成果库,目前已摸排成果397项,其中已成立公司成果70项,意向成立公司112项。
如何更好转化?合肥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种子基金,投早、投小、投自主,起到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撬动力”作用,目前已支持成果转化项目23个;打造各类孵化转化载体,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7家,其中国家级52家;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开展全市科技系统技术经纪人培训全覆盖,着力提高服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如何加速应用?合肥突出重点领域、先试先用,打造首批155个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示范应用场景,首创建立场景创新中心。目前正在谋划通过政府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支持“三新”“三首”产品本地优先应用,加快科技成果就地应用。
在合肥,科创优势正加速汇聚成发展胜势。
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合肥国家级高企由615户增长到4578户、增长了6.4倍。
如今的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地标产业加速壮大,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各类市场主体“万类霜天竞自由”。
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生态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目前,合肥汇聚各类人才超200万人,其中已认定高层次人才1.4万余人……这里,正在成为各方英才追梦之处、筑梦之地、圆梦之城。
科技创新越是发展,越是需要一个良好生态。如何提升创新生态,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十年来,合肥强力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潜能,努力让每一个创新者都能找到承载梦想的土壤,让每一家创新企业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合肥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对科研经费使用充分放权,让我们科研人员自主管理经费,不仅提高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而且调动了科研人员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张斗国说。
在合肥,这样的创新激励,正给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近年来,合肥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持续向纵深推进。
——颁布《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从法治层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推进建立科研人员参加活动负面清单。
——树立“科技即产业”发展理念,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科技工作机制,构建全市“一盘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科技”格局。
——采用“揭榜挂帅”科研项目立项和实施方式,着力解决重点领域难题、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强化政策资金引导,逐年修订调整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研发攻关、创新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运用“借转补”、科技金融等方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引导和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174.1亿元,较2012年增长6.7倍。
……
“有了良好的创新环境,科技人员才能产出更多创新成果。”合锻智能董事长严建文说,这几年,得益于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合锻智能在产业工艺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取得突破,解决了许多关键装备难题。
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在2021年2月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合肥给予杨金龙、叶向东、陆夕云、吴宜灿、俞书宏等5位院士每人补助经费200万元,用于科学研究和改善生活。同时分别给予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00万元、500万元经费奖励,用于开展科研攻关、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用心专注、贴心服务、悉心呵护,良好的人才环境,让更多人才在茫茫人海中多看合肥一眼,对合肥既能“一见钟情”又能“日久生情”,让“养人之城”更养人、“创新愉快”更愉快!
促进开放创新合作共赢
当前的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必须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十年来,合肥坚持以开放的胸怀拥抱科技创新,厚植创新文化,充分释放各类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
开放创新,合作才能共赢。面向国际,合肥积极加强与欧美国家的科技合作,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堆(iter)、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建设,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等大科学装置,在肥发起组建国际聚变能联合研究中心、中俄大气光学联合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超导质子及核能应用标准联盟等国际组织,集聚世界领先研究力量,共同开展科技攻关。
在国内,合肥紧紧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参与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推动与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接合作。同时突出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合作,实施“两心同创”,两地共同签署《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国家实验室,并在量子信息、核聚变、类脑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攻关。
近年来,合肥获批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家,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2家,其中国家级14家。协同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挂牌成立首个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目前累计建设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4家、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2家。同时搭建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集聚2000多台(套)科学仪器设备信息,总价值超过16亿元,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创新,是一场不凡的征途。如今的合肥,已然身处更高维度的发展机遇之中、更广阔的舞台之上。踏上新征程,合肥将满怀创新激情,永葆奋斗韧劲,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争当享誉全球的科创名城,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